时间:2020-11-27 09:43
近日,一则医院招聘通告在网上引发热议。
也不为别的,只因医院给硕士学位的医生开出的工资水平比食堂工作人员还低。
图为网上传出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2020年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的通知。
通知中,医院计划招聘两名医生(分别为内科病房医生和综合外科病房医生),学历均要求硕士及以上,职位工资待遇均为1700元。
同时,该院还计划招聘食堂工作人员两名,配送员一名。对于食堂工作人员,医院给出的条件为专业不限,学历不限,工资待遇为2000元。
一家三甲医院的硕士医生怎么可能比食堂阿姨的工资还低?但事实上,这个招聘是真的,只不过后来医院删除了。
一位知名博主在了解情况后,发布一条微博,证实了该招聘的真实性。但据他所说,医院招人有自己的难处:
第一、该医院距离哈尔滨市区超过15公里,待遇差,这个招聘都贴好几次了还没招到人。
第二、食堂员工的工资之所以比医生多三百,是因为食堂员工要上早班。
第三、医生除工资外,根据工作量是有绩效奖金的。但也不太多,4000左右。所以招聘医生的实际月收入(要求硕士以上)大约5000-6000。食堂工作人员(要求初中学历)月收入大约2000-3000。
第四、当地经济水平整体不高,所以开出的工资条件也很难高上去。
图为相关医院
如果所言属实,相信能获得不少人的理解,毕竟医院也不容易,况且医生实际收入也不是真的比食堂阿姨低。
很多人可能会说:医生虽然底薪少,但绩效奖金多,最后照样赚得盆满钵满。
公立医院医生的收入都由两部分构成,财政拨款支付的是基本工资,绩效工资部分则由所在医院自己承担。
就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来说,这家三甲医院的病房医生基本工资是1700元,加上科室的奖金和绩效,约4000元左右,一个月的收入大概五六千。
但哪怕就算是这收入水平,再对比高昂的生活成本,对于医生来说,也还是过低。
图为2019年上半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公立医院薪资水平过低,是否会倒逼医生涌入民营医院?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中国民营医院数量猛增,达到了两万余家,在数量上远超公立医院。
但要论对医疗人才的吸引,民营医院却有着先天的不足。
民营医院为何吸引不到人才?
一项关于民营医院人才流动性调查显示,70%的医生在民营医院的工作年限不超过2年。其中高学历医生选择“2年以下”的比例更高。
调查显示,在民营医院工作者眼中,民营医院相比公立医院的主要劣势依次是:“学术培养不足”(56%),“稳定性弱”(54%),“无编制”(46%)和“职称晋升问题”(43%)。
通过对比不同职称医生的选择发现:年轻医生,如初级职称医生更多选择“编制”。
另一方面,根据《执业医师法》规定,民营医院医生没有医师执业证,就是“非法行医”。
民营医院只能“高薪”招聘有执业医师证的有经验的医生,反观公立医院,招聘的医学院校毕业生没有执业证书,却可以先培养。
专业领域待遇比不上公立医院,在职称晋升、学术交流等方面,民营医院也很少被卫生行政部门考虑到。
除此之外,尽管占据60%的数量,民营医院诊疗人数却很少,其诊疗人次的占比不足20%,对医生来说,去民营医院,还要面临病患不够的风险。
因此,尽管大家都觉得公立医院薪资太低,工作量又大,但由于民营医院在学术培养、职称晋升、编制等都占弱势,要从公立医院“挖走”人才,却也并没有那么容易。
虽然民营医院要从公立医院“挖”人并不容易,却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事实上,有调查显示:薪资到位,25%的医生考虑跳槽。
公立医院超过25%的医生称,如果多拿一半或一倍薪酬,可以考虑跳槽到民营医院。
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陈波在“2017中国医院发展大会”曾上表示,“薪酬是决定医生流动最核心的因素,76%的医生将薪酬作为是否加入民营医院的首要考量。”
对全国3万名医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0%的公立医院的医生表示完全不考虑跳槽去民营医院,25%的医生表示可能会因为薪资考虑离开,绝大部分的医生则更愿意考虑到大型医疗集团和中高端民营医院去多点执业。
什么时候人才将能自由的涌入民营医院?
“多点执业”趋势释放利好如今的医疗人才市场正呈现两大趋势:
一是多点执业、自由执业趋势。
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医生自由执业”第一次出现在了国字号的文件里。
医务人员使用、流动与服务提供模式,积极探索医师自由执业、医师个体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等各类执业行为,全部得到了国家政策的认可。
再到后来,2017年4月,《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医生多点执业的数量限制被取消;
医生申请多点执业,不是通过医疗机构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或备注,而是医生直接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的“区域注册制”也开始推向全国。
而在地方上,广东、湖北等地也发布了鼓励基层医师多点执业相关的政策,明确具有全科医学执业范围的乡村医生,可上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多点执业。
随着国家“放管服”政策的不断推进,以及去年6月国家社会办医促进文件的颁布,一些所谓职称限制也开始慢慢删去。
在这种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医学人才开始自愿走向市场,一展所长,期望在民营医院凭实力获得高薪。
二是事业单位改制、去编制趋势。
目前,数千家国企医院都在剥离改制,也有学者预测,未来5-10年公立医院也将迎来改制潮。
另一方面,此前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央宣传部联合发布的通知也表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转为企业。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2020年前将全部转企改制。这也让医院去编成为了可能。
换句话说,未来医生即使不离开医院也可能变了所有制,铁饭碗也可能有一天就没了,这也会倒逼一批医生走向市场。
时代给予的变化,也是民营医院的机遇。现在的民营医院,依然饱受“人才短缺”的困扰。
或许,当公立医院再无“编制”吸引力时,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比较公平”的人才竞争,才开始真正打响,而公立医院的医生,也将能更自由的涌入民营医院。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注册/登录获取更多内容
专业
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
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
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